「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106年12月10日上午9:30,在圓山大飯店崑崙廳召開成立大會,現場有來遠自澎湖、屏東、台東各地方的會員,更有來自海外及大陸地區推展慧行志業的志工們,也都返回臺灣,共計130餘人齊聚一堂,氣氛熱烈感人。
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中華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正是水患頻仍的年代,堯帝命鯀治水失敗而改命其子禹接任,禹念茲在茲,公而忘私,帶領民眾們興修水利,疏導水患,終於戰勝自然災害。在此之前,堯帝將帝位禪讓予以賢德著稱的舜,舜帝將帝位禪讓予治水有功的禹,堯、舜、禹均為保民愛民的民族英雄,亦為中華兒女的先祖。
堯的絕學乃是「法天」,舜的絕學乃是「修德」,而禹的絕學則是「仁義」。總的來說,堯舜禹的絕學就是在幫助人類「活出人生」!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不以成敗論英雄,但以氣節分高低。」概而言之,就是在生活面要「人飢己飢」,在生命面要「人溺己溺」。總的結果,「人飢己飢」能悲天憫人,「人溺己溺」可慎終追遠。
海海人生當中,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和方向,願景和希望再多,也是夢幻泡影,容易因為飄泊而晃動難安。願景這個籠統的概念,要如何顯現為清晰的觀念呢?就要常常看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動機。越往內看,模糊抽象的概念就會越清晰。如果沒有往內看,那麼就是在作夢。今天「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成立大會,送給各位四個字,「允執厥中」,但願各位都能在海海人生,人心惟微,道心惟微當中,「允執厥中」。
致力研究大禹文化、弘揚大禹精神之中國大禹文化研究中心,極力邀請海峽兩岸慧行賞石文化協會指導老師林呈財博士,於2017年6月3日(週六)上午9時30分,在人文薈萃的南京市夫子廟地區之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大會議室,舉辦一場《大禹文化與世界文明》的講座,到場貴賓包含來自河南登封的永泰寺傳統文化基地創辦人屈玉榮先生、大禹研究會會長常松木先生、天中福地董事長姚松濤先生、夏氏宗親總會執行會長夏士延先生、南京旅遊協會副會長邢定康先生、中國科學博物館館長馮家紅女士等三十餘位嘉賓前來聽講,並彼此熱烈地討論互動,誠為兩岸文化交流最有意義及價值的講座活動。
習近平主席提倡的「一帶一路」是古老的靈魂走一回,中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一帶一路」,所以「千年走一回」的「一帶一路」,並不只是一個經濟實體,而是一個文化理念,就是中國如何與世界各民族共存共榮,互融互攝。文化講「安居樂業」、文明講「順天應人」,此華夏(大禹)文明與世界文明應有積極互動,才能為世界和平帶來新希望。
石頭是文明的開端,它是「雲之根、地之骨」,所謂「石小乾坤大、拳石容天下」,大禹文化的真正精神是鼓勵人們要「活出人生」的最高價值,而不要只是在學歷、經歷、病歷中「活過人生」,而與世界文明互動的重點在於「順天應人、患難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