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敬諸佛 旗袍文化啟新機

  中國傳統文化悠久且多元,儒釋道均有其長遠的脈絡。今天「神州文化交流代表團」一行人來到享譽國際的古剎「上海靜安寺」禮佛。據寺內的赤烏碑記載,此寺由胡僧康僧會始建於三國,算起來距今已有1770年的歷史。唐朝時一度改名永泰禪院,北宋太宗改名為靜安寺。南宋嘉定時遷至今址,到元朝時香火大盛。唯太平天國之亂,靜安寺毀於戰火。至1880年在胡雪巖等人的資助下,靜安寺得以重建。1903年中國佛教總會曾設會址於靜安寺內。1908年以靜安寺為起點的上海第一條電車線路開通,隨着附近滬西一帶日益繁榮,靜安寺香火旺盛,於是在1921年擴充寺基至五畝,並在大雄寶殿以東的空地興建三聖殿。1953年持松法師在寺內建立真言宗壇場,成為五代以來失傳已久的密宗道場。

享譽國際的古剎「上海靜安寺」

 在靜安寺演聖師父的導覽下,我們逐一仰觀靜安寺的宏偉:正殿的巨大佛像是用15噸的白銀鑄成,高8.8米是全世界最大的銀製佛像。立於正殿的高大樑柱直徑有1.1米寬,全寺共有46根,乃是自緬甸的原始森林中探察到的千年神木,經4年的精選、伐木、造路運送,終於來到靜安寺的大殿,發揮出它們的最高價值,亦使正殿更顯宏偉壯觀。殿後的石壁上奇絕的五彩玉石佛像雕塑,令人歎為觀止,中央一幅雕鏤的是釋迦佛的八相成道,右邊一幅是東方淨琉璃光藥師佛,左邊一幅乃西方極樂淨土阿彌陀佛,均十分殊麗莊嚴。據演聖師父說,除了佛陀唇紅之處稍有着漆,其餘均是收集自世界各地玉石的原質原色。正殿之後是七層報恩樓,其中第六層供奉有泰國國王所贈與的佛像。在林博士帶領下,一行人恭敬地禮敬諸佛。

在林博士帶領下,一行人恭敬地禮敬諸佛

 隨之來到另一奇景----阿育王柱,於此回看靜安寺各殿屋瓦,金碧輝煌,甚是壯觀,演聖師父說,這屋瓦原本是琉璃瓦,因年代久遠多為鬆脫,乃重塑黃瓦並鍍上金粉而鋪設。阿育王柱高聳筆直,和周遭巨大新建築相襯,別有韻味,似乎顯示著新舊文化在此交疊。阿育王柱下有一號稱天下第六泉的「靜安湧泉」,亦是靜安八景之一。泉旁建有一鐘樓,相對的另一邊建有鼓亭,稱「太平鼓」,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這鼓面直徑有3.36米,竟是由一頭牛的牛皮製成,真是難以想像! 在參觀靜安寺的奇景之後,林博士隨機勉勵同行者:釋迦佛慈悲開示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要如何心想事成呢?也就是要像諸大弟子謙卑聆聽佛陀教誨一般,向明明白白的好老師學習,累積能量,正如古聖先賢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必可不斷往上提升,活出生命的光彩。

靜安寺演聖師父的導覽介紹

阿育王柱

正殿的高大樑柱

鼓面直徑有3.36米的太平鼓

全世界最大的銀製佛像

 中午簡短用過素齋之後,林博士又趕赴另一場盛情邀約的文化講座。下午2點來到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的旗袍文化聯誼會,身着旗袍的會員姊妹們正齊聚在「伶娜旗袍文化體驗館」,企盼一場深入人心的精湛演講。 林博士表示:此場講座確實是自然結緣,就像看到所有鍾愛旗袍的姊妹們穿上旗袍那般自然幽雅。接著林博士深入淺出地舉出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將堯舜禹文化在現代文明中的意義與實益,演繹得淋漓盡致,最後更期勉與祝福所有與會的旗袍文化的推動者,每個人都要穿出自信,要從旗袍的改良創新中將中國固有文化發揚光大,幫助大家都活出陽光、健康、美麗,均獲致希望、快樂、創新。

龔金姬女士致詞歡迎林博士的蒞臨

聯誼會的姊妹們大家都很專注地在聽演講

林博士與旗袍文化聯誼會的會員姊妹們大合照

建議使用I E 11.0 以上瀏覽器及 1024*768 解析度/最近更新日期: 2018年1月11日
Copyright 2017 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權所有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