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溪州代天府、太麻里新吉代天宮伎樂供佛紀實 |
~~慧行志工 張智凱教授撰文分享 2022年4月3日
今年4月2~3日,慧行志工團隊在台東、南州的兩大服務處,共同籌辦了別開生面的「感恩祈福遊學之旅」,安排了華夏天女敦煌舞群們,學習古人彩衣娛親的孝親精神,分別在屏東南州鄉溪州代天府、台東太麻里鄉新吉代天宮,舉辦了兩場伎樂供佛的儀典,來為俄烏戰爭中所有的受苦受難者祈福,也為新冠疫情早日平息祝禱,可說是極具意義的清明緬懷活動。屏東南州鄉溪州代天府黃瑞吉主委、陳豐益總幹事、于國龍將軍、澎湖黑妞公司鄭龍蛟董事長、南州鄉婦女會前會長李玫慧蒞臨現場觀賞;台東太麻里鄉新吉代天宮陳世耀主委,本人亦在伎樂供佛中扮演「韋馱護法菩薩」之角色,扮相莊嚴威武。 |
堯舜禹文化學會理事長林呈財教育博士為我們解說了「芒種」、「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這兩首舞蹈。他說:古時的跳舞是一種祝禱的儀式,是對天地的禮讚,有著無比崇敬的心意。藉著「芒種」的舞蹈告訴大家,每年都將通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歷程,才有豐碩的收穫;而「芒種」時節,穀子結得好不好,要看先前的「穀雨」節氣的雨水是否充足。農夫看天吃飯,只要風調雨順,秋收之後就可以農家樂了。此道理也令我隨憶、隨覺、隨觀:我們的精神糧食平日也要勤於耕耘、灌溉,那善於農事者即是我們的大善知識。舞曲中間一處強烈的節奏下,一聲雷動下雨,農民們歡天喜地迎穀雨,這穀雨就似智慧經典中流出的法水,但佛典中的法理深奧,若無明師來教導,雖有智仍不能解。跳著跳著,也越來越加深對法理的體悟了。 |
另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也是首動人的曲子,配上張永煜教授所編的舞步,音樂一起,大夥兒跟著一起舞動起來。在手舞足蹈的同時,心中暗暗地領悟牧羊人如何牧好一群羊的智慧,真的是不簡單,要為迷途的羔羊指引回家的路;正如佛陀引領雜念紛飛的眾生,回歸到心靈的原鄉。實則,在生活中每一個當下,萬物靜觀皆自得,當上求佛法,下化眾生,做一個點亮心燈的人。祈願一燈明亮,照破千古黑暗;願俄烏戰爭早日平息、世界和平;也祝禱大家心燈明燦,燈燈傳承。 |
伎樂供佛的數支舞曲,將敦煌舞的基本動作融入於古典、民族和現代舞當中,依序有「芒種」、「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如果愛還在」、以及「西湖春」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以此來舞出我們真心的祝禱。這些舞曲意涵深遠,不僅點出「及時努力播種、才能有豐盈收穫的因果關係」,更提醒我們要能心懷感恩,「感謝前人辛勤的經營,我們現在才能享有幸福的生活」,正是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且林博士教化大家:要深入認識祖先遺留下來的智慧遺產「華夏文化」,並積極努力弘揚及創新,方能讓祖先之美名垂之千古,讓我們對祖先的愛能愛到永恆;而華夏劇場的宗旨就在落實「天人合一」的思想,貫徹《禮記》所說的:「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大孝精神。 |
就像孔老夫子帶著弟子周遊列國一樣,林呈財博士對志工們隨機而教,從團隊出發前的殷殷教化,點出此趟遊學「慎終追遠」的真實義,提醒大家揣摩祖先的言行風範以效法之;活動中,並引領我們以伎樂供佛來祈祝世人「平安喜樂、富貴吉祥」,更期勉志工們:要持續積極推動華夏劇場等活動,以號召有志一同的人士,共同努力以「文化」來化解文明的衝突,讓世界能夠和平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