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聽治

楊淑而

一、前言
自古至今、古今中外不管任何一個王朝皆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史實在在証明,「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古之聖王如唐堯、虞舜、夏禹他們皆是「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故有了堯舜時代的「諫鼓謗木」,到了夏禹時代更有「五音聽治」,成為聖王與人民聲音之間的橋梁。
二、五音聽治的緣起
《呂氏春秋•自知》:「堯置敢諫之鼓,使天下得盡其言;立誹謗之木,使天下得攻其過。」帝堯在位時,虛心聽取百姓意見。常常擔心處理國事會有甚麼差錯,而百姓又不敢當面直說,特意在宮廷門外設了一面鼓,如果有想要直言進諫的,可以直接擊鼓求見。目地是讓天下之人,都能夠說出自己的意見。堯又擔心自己在處理國家政事上有甚麼差錯,百姓私下議論,而自己又無從知曉,特意在宮廷門外設立一塊木板,讓人將朝廷的過失寫在上面,這樣使天下的百姓都有機會指出帝堯的過錯,這即是用來虛心聽取百姓的聲音的「諫鼓謗木」。
到了夏禹更制作了五種樂器,民有求見者,可以擊(搖)不同的樂器,禹聽到不同樂器的聲音就知道是何人以何事相告。《淮南子‧汜論訓》中記載大禹在庭院中懸掛鐘、鼓、磬、鐸,歡迎眾民來向他進諫。「禹之時,以五音來聽治,他在庭中懸掛鐘、鼓、磬、鐸,置鞀(類似今天的撥浪鼓),以待四方之士。『能教我以道的人擊鼓,能諭我以義的人擊鐘,能告我以事的人振鐸,能語我以憂的人擊磬,有獄訟的人搖鞀。』」這就是後世傳頌的「五音聽治」,五音聽治作用與諫鼓謗木雷同,只是樂器更多元且更完備。
三、五音聽治的核心精神
《藝文類聚》卷十一記載了大禹的一句話:「吾不恐四海之士留於道路,而恐其留於吾門也。」大禹的這句話是說我不擔心老百姓,停留在路上,反倒擔心他們都停在我的門前,因為如果老百姓都停留在大禹的門前,說明他們的意見無法上達,他們的事務沒能及時處理,我們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大禹建立五音聽治的良苦用心,就是要廣開言路,使民情上達能更加便捷順暢和高效率,並且能使老百姓的事務和意見建議得到及時的處理。 《呂氏春秋‧謹聽》:「昔者禹一沐而三捉髮,一食而三起,以禮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這段引文把「五音聽治」的核心精神充分展現出來,描繪勤政、賢明的聖君大禹為了聽見人民的聲音,在沐浴的時候常三度握住散亂的頭髮,吃一頓飯要三次起身,不敢怠慢地來會見有道之士,用以補充自身的不足之處。大禹無時無刻地思考國家大事,用「人民之公僕」來形容他一點也不為過。
四、結論
《尚書˙大禹謨》:「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帝禹對百姓是「民之所欲,常在我(大禹)心」,以人民為「根本」的他只有喘息,不敢休息,五音聽治更是吻合「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尚書》),上天所見來自我們老百姓的所見,上天所聽來自我們老百姓的所聽,天意是通過老百姓在顯現,能成為中國第一夏王朝的聖王絕非偶然,確有軌道痕跡的必然。

參考文獻
1.《尚書‧大禹謨》
2.《荀子‧王制》
3.《呂氏春秋•自知》
4.《呂氏春秋‧謹聽》
5.《淮南子‧汜論訓》
6.《藝文類聚》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