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的演變與故事

楊淑而

一、鼎的演變
鼎原是煮食器、材質早期為陶器,後金石並用乃有青銅鼎,並擴大用為盛器、祭祀禮器、陪葬明器,自大禹鑄九鼎後,鼎成了傳國的寶器,是「王權」、「天命」、「威德」的象徵,到了周朝將鼎列為禮樂制度中的一部分,明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用三鼎」。 鼎的用途,有如:
1.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說文解字·鼎部》:「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玉篇‧鼎部》:「鼎,器也,所以熟食者。」)。
2.亦可比喻三公、宰相、重臣等高位。如:「臺鼎」、「鼎輔」。
3.也是古代烹殺罪人的刑具:戰國燕‧燕丹〈與傅麴武書〉:「故有刎喉不顧,據鼎不避者,斯豈樂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4.又福建方言「鼎」是指鍋子。如稱廚房為「鼎間」,稱鍋蓋為「鼎蓋」。
5.祭祀神明及祖先的禮器。
6.陪葬的明器。
二、鼎的故事
夏禹鑄九鼎後,鼎就成為傳受帝位的重器,延續到東周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公元前476年~前221年)年間仍是「王權」的象徵,當時各國諸侯為了爭奪「鼎」,歷史上也留下了一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一)故事一:問鼎中原
春秋戰國年間,除了在文化上有九流十家的大放異彩外,在政治上也是群雄割據,各立山頭,據說楚莊王在推行霸業的過程,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並遣使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鼎象徵王權,莊王問鼎,表明奪權之心。
《史記‧楚世家》:八年,伐陸渾戎,遂至洛,觀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莊王曰:「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王孫滿曰:「嗚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遠方皆至,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姦。桀有亂德,鼎遷於殷,載祀六百。殷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必重;其姦回昏亂,雖大必輕。昔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王乃歸。
魯宣公三年春(公元前六零六年),楚莊王攻打居住在陸渾的戎人,在周朝王畿洛邑的邊界閲兵。周定王派遣王孫滿爲使者前去犒勞,楚莊王向使者探問周王朝鎮國重器九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從容自若地答道:「在德不在鼎。」真正重要的是德,而不是鼎。
莊王說:「子無阻九鼎!楚國只要把戢上的刀尖折下來銷融,就能鑄成九鼎了。」
王孫滿說:「啊!吾君忘了嗎?桀道德敗壞,鼎遷到殷朝,殷延續了六百年。殷紂王暴虐,鼎又遷到周朝。如果天子有德,鼎雖小卻移不動;如果天子道德敗壞,鼎再重也會移動。過去,周成王把九鼎安放在郟鄏,占卜說可傳世三十代,立國七百年,這是上天的意旨。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這就是後世「問鼎中原」這一典故的來源。
古之聖王如唐堯、虞舜、夏禹一脈相傳,其發心是悲憫天下蒼生,而非坐擁江山貪圖享受,所以領袖是自然產生的,不以人為而智取。例如:黃帝何以能得九天玄女之助而敗蚩尤於涿鹿,乃因黃帝有興禮樂之心,並以人民為根本,天下是給吻合天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者得之的,以上故事亦是「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其中一例。
(二)故事二:張儀提出了「據九鼎,挾天子以令天下」
秦自從商鞅變法之後,國勢日強,逐漸成為中原諸侯防範的對象,雙方經常發生戰爭,但是往往幾國聯合也打不過秦國。而這一階段的秦國對中原諸國的遠期戰略並不明確,基本上滿足於對周邊國家進行不斷蠶食。在這個階段裡,縱橫家張儀遊走於各諸侯國之間,靠著一張利嘴幫助秦國取得了不少利益。
公元前316年,秦國的後院巴、蜀兩國(今天四川)發生衝突,都來向秦國求援,這是一個擴展疆土的好機會,但是究竟要不要耗費國力軍力去打這塊偏僻的地盤,朝堂上出現了兩種聲音。在這次決定秦國未來戰略的論戰中,張儀敗給了名氣不如他的司馬錯(據說是司馬遷的八世祖)。
秦惠文王為是否伐蜀猶豫不決,因為通往巴蜀的道路實在是太難走,無論是行軍還是後勤補給都很成問題。偏偏此時秦韓邊境又發生了戰事,這讓秦王更加舉棋不定。司馬錯力主趁巴蜀不和的良機伐蜀,張儀則主張伐韓,兩個人各自向秦王陳述了理由:
張儀的主張是:現在應該暫時放過魏國,和楚國搞好關係,專門對付韓國。出兵韓國的三川郡(境內有黃河、伊水、洛水,故名三川),攻下新城和宜陽,然後陳兵周天子的都城外,奪過九鼎(王權的象徵),控制周王,挾天子以令天下,諸侯誰敢不聽命於秦國?這是稱王於天下的大業。所謂爭名者爭在朝堂,逐利者逐於市場,現在三川郡和周王的國都就是我們爭奪天下的朝堂和市場,是大王最應該去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您不去,反而要去爭奪蠻荒之地,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而司馬錯主張:要成王霸之業有三個要素,「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這三者具備了,王業自然成功。現在秦國地小民貧,拓展疆土是當務之急,而平蜀正是千載難逢的擴大疆土的機會。蜀國雖然地處偏僻,但它是各戎狄之國的領袖,現在它發生內亂,我軍以平亂的名義去鎮壓,就像猛虎驅趕羊群一樣。占領了它我們可以得到一大塊疆土,得到它的財富可以使我們的國民富足。對付這麼一個國家,我們只需要整備兵馬開過去,不用打大仗就能拿下來。我們打著幫助別國平定暴亂的旗號去平蜀,得到一個國家的疆土,天下人還不能說我們暴虐,我們得到了如此大的利益,別的國家也不能說我們貪心,這樣名利雙收的好事,我們為什麼不幹呢?反過來看,如果您不去平蜀而著急取三川,就沒有什麼合理性。周天子眼下還是諸侯尊重的天下共主,而韓國和齊國關係密切,如果我們攻韓脅周,他們必然向齊國求救,齊國就可能聯合趙楚魏等國一起抵抗我們,韓國急了可能向魏國割讓土地,周天子情急之下再把九鼎給了楚國,您什麼也得不到。威脅周天子,秦國得到的是惡名,而且在各國團結一致的情況下,我們也未必就能獲利,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們為什麼要去做呢?這麼看來,只有平定蜀國才是名利雙收的完美策略。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連連,各諸侯都野心勃勃想一統天下,於是孕育出九流十家的諸多政治家、謀略家、辯論家,其中張儀即是「縱橫家」的名代表,雖這次的策略敗北於司馬錯,但歷史上張儀也有諸多傑出的表現供於後人說。
(三)故事三:齊向周索九鼎
戰國時,秦國大軍壓境,要周顯王把九鼎獻出來。顏率去齊國搬救兵,秦軍撤退之後,齊國向周索要九鼎。顏率問齊王:「我們周王非常樂意把九鼎獻給齊王。然而齊國遙遠,你要路經哪一國把鼎從周運回齊國呢?當初周滅殷,把這九鼎從毫邑運到鎬京,用了士卒師徒器械不知多少,無論你走哪一國,一座鼎得有九萬人來拉運,九九八十一,請王想一想,八十一萬人穿越國境,就算我王能找到足夠的人和工具,又要穿過哪一國才能安全返回齊國呢?」(《戰國策‧周策》)
兩三千年前的路況交通不比現今的便利,更何況重則幾百斤的九鼎在當時的運送的確是很艱鉅的,再加上所經之國都對九鼎虎視眈眈,齊王一聽也知不可行便作罷。
三、結論
以上鼎的故事都在在給我們啟示,不管哪個朝代的為政者都應「在德不在鼎」,以百姓為根本才能天道酬勤。《道德經•第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此古之智慧也在在說明「領袖是自然產生的」,以外在武力、強權取得的王位亦是無法長治久安的。

參考文獻
1. 《史記》
2. 《戰國策》
3.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