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大家對於《詩經》肯定不陌生,《詩經》是中華文化當中最早的詩歌總集;但在《詩經》以後的典籍中,發現黃帝至堯舜時期的上古時代也有歌謠的產生,根據清代沈德潛認為最古老的歌謠,當屬《擊壤歌》,其他還有相傳是黃帝時代的《彈歌》,以及有最古老農事祭歌之稱的《伊耆氏蠟辭》等,以下就這三首上古歌謠與各位做分享。
二、上古歌謠
上古時代人民勞動,在勞動過程中自然發出一些聲音,例如「杭育杭育」,經由人們進一步的擴展流傳,因此產生口語化的歌謠,也因為勞動節奏短促,所以歌謠的詞句也較為短。
歌謠是民間韻文的概稱,有一定曲調及唱腔,能夠用樂器伴奏來演唱(稱為合樂)的是歌;沒有曲調,有較強的節奏,以吟誦的方式來傳播(稱為徒歌)的是謠。人民藉著歌謠可以抒發情感、表達思想與激勵;按題材內容,可分為勞動歌謠、祭祀歌謠、圖騰歌謠、婚戀歌謠、戰爭歌謠等。這些歌謠詞句簡樸,節奏流暢,展現質樸的生活及思想。
中華文化中最早詩歌總集的是《詩經》,收錄作品中最早的成於西周初期,上古歌謠並未收錄,反而在後代典籍之中收錄了一些上古的歌謠,例如《周易》、《呂氏春秋》、《吳越春秋》等;後代亦有集結成輯本,如清代沈德潛《古詩源》等。
三、《擊壤歌》
「擊壤」,根據宋代王應麟的《困學記聞》引周處《風土紀》,「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三寸,其形如履。先置一壤於地,遙於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上。」壤是長方木塊,遊戲時將一壤立於地面,遊戲者離大約三四十步的距離,用另一壤擲擊,擊倒地面為勝。而擊壤歌是野老擊壤嬉戲時所作之歌。
清代沈德潛的《古詩源》中,收錄不少上古時代之歌謠,在注釋中,說:「帝堯以前,近於荒渺。雖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偽撰,其事近誣。故以《擊壤歌》為始。」認為《擊壤歌》為最早的歌謠。根據《古詩源》,原文如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最後一句的「帝力於我何有哉」,在東漢王充的《論衡·藝增》中有不同的記載:「《論語》曰:『大哉,堯之為君也,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傳曰:『有年五十擊壤於路者,觀者曰:「大哉,堯德乎!」擊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根據王充引自《論語》內容,《擊壤歌》原文應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此外,也指出《擊壤歌》源於帝堯時期,人民農閒嬉戲時所產生的歌謠。
不論最後一句是「帝力於我何有哉」,還是「堯何等力」,代表的意思大抵相同,根據西晉皇甫謐所撰的《帝王世紀》中,云:「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以及《文心雕龍·時序第四十五》中云:「昔在陶唐,德盛化鈞,野老吐何力之談,郊童含不識之歌」,皆進一步的說明在帝堯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一切所得認為出乎自然,非由君王所致,表現出太平治世的景象。
四、《彈歌》
(一)產生背景
《文心雕龍》:「黃歌《斷竹》」,當中的《斷竹》應該就是指《彈歌》,而梅慶生注:「黃歌,黃帝時歌也」,認為《彈歌》是黃帝時代的歌謠,民國時期的學者白啟明先生亦認為《彈歌》的時代發生在黃帝以前,為我國最古老的歌謠;此外,朱自清在其著作《中國歌謠》中,提到郭紹虞在《中國文學史綱要》中提到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認為《彈歌》是黃帝時期流傳下來的歌謠,可能是根據舊史中有記載黃帝時已有弓矢,郭先生說此歌詞語簡單質樸,當是太古時代之作,但形成的確切時代,無法確定。
(二)出處及內容
《彈歌》出自東漢時期趙曄所撰的《吳越春秋》,該書記述了春秋時代吳越二國之間的戰事,在四庫全書分類中屬史部記載類。在該書卷九《勾踐陰謀外傳》中記載,越王勾踐向楚國擅長射箭的陳音請教弓彈的道理,陳音回答中引用了這首《彈歌》,內容如下: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古之肉字)。」
(三)賞析
《彈歌》屬二言詩,語言質樸簡單,反映了原始社會的狩獵生活。全詩雖僅八個字,卻包含了彈弓製作到狩獵的過程。從砍伐竹子的「斷竹」再將野藤連接竹片兩端,製成彈弓的「續竹」,接著是狩獵,先將泥土彈裝在弓上打出去形成的「飛土」,再「逐宍」追著已擊中的鳥獸。
至於彈弓為何會被發明呢?在《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中陳音說彈弓的產生原因是孝子不忍父母為禽獸所食,因而製作彈弓驅趕野獸。而學者白啟明先生認為,古之作弔時,孝子為守其父母之遺屍而執彈弓保護,《彈歌》可能是古人做弔祭時所流傳的歌謠。
(四) 《彈歌》與《斫竹歌》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有首河陽山歌,叫作《斫竹歌》,是中國河陽的張家港市鳳凰鎮文化站的虞永良,在六十年代中期,聽到農民唱誦,後來發現與《彈歌》極其類似,可能是《彈歌》的原型,也可能是《彈歌》的傳承。內容為:「杭唷,斫竹,嗬喲嗨!杭唷,削竹,嗬喲嗨!杭唷,彈石,飛土,嗬喲嗨!杭唷,逐肉,嗬喲嗨!」歌詞大意與《彈歌》內容極其類似。
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勤建教授認為,《彈歌》應該是河陽山歌《斫竹歌》演化而來,原因之一是河陽地區屬東夷族活動範疇,夷字是人背大弓,遠古時的東夷人以弓箭為狩獵武器。原因之二是「斫」字在現代字音已不復存在,在東夷方言仍保存著,例如斫稻等,其產生比斷字更古老,認為《彈歌》中「斷竹」極可能經文人修飾。而北京大學中文系段寶林教授認為,《彈歌》屬二言歌謠,比三四言較古老,《斫竹歌》連虛字也記錄了;古時因語言尚不發達,人民會以虛字表達情感,而後增加語詞,或在曲調上有些變化,亦認為《彈歌》與《斫竹歌》之間是有關聯的。至於到底何者為先已難以考據。
(五)價值與意義
上古時代多為口傳文學,在漢代以前的古籍中並未看到有相關收錄,到漢代開始才有學者將上古時代的口傳歌謠加以記載,故《彈歌》極可能是自上古時代口傳下來由後人寫定;此外新石器時代的生活樣貌,因歷史史料不多,僅能由原始洞岩壁畫及上古歌謠中去分析了解,這首《彈歌》雖然只有短短八個字,反映了當時人類的生產勞動,也反映了當時人類的語言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考古資料。
五、《伊耆氏蠟辭》
(一)出處
《伊耆氏蠟辭》出自《禮記•郊特牲》,為蠟祭之祝辭。張松如在《中國詩歌史-先秦兩漢》中說此蠟辭為我國最古老的祭歌。
《禮記•郊特牲》記載蠟祭源自於伊耆氏時代,在《禮記正義》中,鄭玄注:「伊耆氏,古天子號也」,但未說是哪位天子,陸德明在耆字的音義中,寫到「或云即帝堯是也」,而孔穎達認為是指神農氏。《帝王世紀》又謂帝堯姓伊祈,故伊耆氏即帝堯,有種種說法都未能考定。
(二)內容
《禮記•郊特牲》中:「天子大蠟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饗農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與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終也。葛帶榛杖,喪殺也。蠟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黃衣黃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
(三)內容釋義
《伊耆氏蠟辭》為祭祀的祝禱歌謠。內容為:「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根據孔穎達之注疏,為「土歸其安,則得不崩;水歸其壑,謂不汎溢;昆蟲毋作,謂不為災;草苔、稗木、榛梗之屬也,當各歸生藪澤之中,不得生於良田害嘉穀也」。
意即「希望土返回它的原處,希望水回歸它的溝壑,希望昆蟲不要繁殖,希望草木回到它的沼澤。」短短僅四句,但全是祈使語氣,從古文中延伸可知,內容是祈望堤防牢固,田土不流失,祈望水流適得其所不要氾濫成災,祈望昆蟲不生,農作物免受蟲災,祈望草木返回沼澤,莊稼不會受雜草危害。
(四)蠟祭與臘祭
蠟祭源自於《禮記•郊特牲》中:「天子大蠟八」,非指現今的「臘八節」。
《後漢書·禮儀志中》劉昭注引秦靜曰:「古禮,出行有祖祭,歲終有蠟臘。」蠟祭與臘祭屬於歲終祭祀,蠟祭祭百神,臘祭祭先祖,二種其實不大一樣,但都是歲終感謝而祭,故張松如認為蠟祭是我國先民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祀之一,主要是祭祀莊稼神和收獲神。
「天子大蠟八」,八指的是八位農神,鄭玄注中說蠟祭祭祀八位農神,即「先嗇一,司嗇二,農三,郵表畷四,貓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蟲八」;《風俗通義》云:「臘者,獵也,田獵取禽獸以祭先祖也。」臘祭的對象為祭宗廟,祭五祀,而《禮記·月令》云:「臘先祖、五祀」,五祀指的是門、戶、中溜、行等神職,而後臘祭主要是祭祀灶神。
在農曆十二月初八,熬煮五穀雜糧的臘八粥,以祝賀釋迦牟尼佛成道,後與農業社會之歲終祭祀獵神結合,是為「臘八節」。而臘八粥的意義由勤儉惜福,到共霑佛佑以及歲末養生補氣,是過年前重要的活動。
(五)價值與意義
張松如認為蠟辭中充滿人民的希望和渴求,期望藉由語言的力量來影響神明的力量。在當時屬農耕社會,而農業生產要看天意,在天文氣象知識尚未健全的上古時代,先民從事農事,僅能被動的接受上天的安排,而早期信仰處於萬物有靈的階段,期望透過祭祀儀式,表達願望,希望能夠上達天聽,控制自然災害,希望能夠改變勞動條件,在在展現出先民的積極意志。
《禮記.郊特牲》「饗農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是成語「仁至義盡」的原典出處,在現代我們用「仁至義盡」形容對他人盡最大的努力關懷照顧;但孔穎達認為「不忘恩而報之是仁,有功必報之是義也,蠟祭有仁義之至盡也。」仁至義盡原指祭祀農事諸神及相關事物,極盡仁義之道,充分顯現出上古先民心懷感恩,以及對於自然萬物的崇敬。
六、結論
上古時代的文學雖然原始史料不多,透過一代一代的學者們考據考證考究,進行補缺紀錄,我們今日才得以聽聞上古時代的歌謠,也發現黃帝至堯舜時期的歌謠種類無比豐富,有的屬勞動歌謠,有的屬祭祀歌謠,有的屬戰爭歌謠等;本篇所選的三首歌謠,有清代沈德潛認為最古老的歌謠《擊壤歌》,但許多學者認為此歌謠應為後人偽作;相傳黃帝時代流傳至今的《彈歌》,將當時的狩獵生活記錄了下來;擁有最古老祭歌之稱的《伊耆氏蠟辭》,蘊含先人們誠敬之心。人可以藉歌謠抒發情感,可以表情達意等,而上古的歌謠可以讓我們了解先民的社會生活,更能從中學習古人的智慧,所以歌謠不僅僅只有歷史價值,更有深一層的學習價值。
七、參考資料
1. 中國詩歌史-先秦兩漢。張松如主編。麗文文化公司。1994.05初版。
2. 中國歌謠。朱自清作者,朱喬森編著。開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08初版一刷。
3. 歌謠擷玉。王志健。文史哲出版社。1995.07初版。
4. 中華民族詩歌。蕭繼宗。臺灣省政府印刷廠。1972.05。
5. 中國歷代民歌賞析。陳浩民。大行出版社。1990.06初版。
6. 全國宗教資訊網
7. 數位經典--禮記注疏
8. 解讀《彈歌》。任國征。《光明日報》。2013年4月15日。15版。
9. 愛奇藝--河陽山歌 斫竹歌宣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