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現代民主社會,人人皆有言論自由,但今日若是換到了古代,遇到皇帝有不合宜的行為或是不人道的制度等,是否還有人敢挺身而出說出百姓們的心聲呢?
在歷史上,像戰國時期的屈原、唐代韓愈等向君王勸諫,卻遭到貶謫,而漢代司馬遷勸諫失敗,遭到酷刑;面對擁有強大權力的帝王,臣子百姓想要向上級說出心聲,都要冒著殺身的風險;若遇到能悲天憫人,願意聽取下情的明君,則是百姓之福。
中華文化當中,並非所有的朝代的帝王權力之大,讓百姓都難以反應心聲,在上古時代,堯舜兩位帝王非常重視百姓的聲音,也很重視自己的政績領導是否貼近民意,於是在許多古籍中皆記載「諫鼓謗木」,說道堯舜時代立下諫鼓謗木,讓天下人可以盡其言。
二、諫鼓謗木之起源
相傳堯曾在廳堂門前設鼓,讓想要進諫的百姓可以擊鼓,此外舜在道路旁設立木牌,讓百姓在上面寫下諫言。在《呂氏春秋•自知》提到:「堯置敢諫之鼓,使天下得盡其言;立誹謗之木,使天下得攻其過。」可見堯舜兩位帝王非常重視百姓的聲音,也很重視自己的政績領導是否貼近民意。
在《淮南子》當中更說明瞭堯舜設立諫鼓謗木的目的,「古者天子聽朝,公卿正諫,博士誦詩,瞽箴師誦,庶人傳語,史書其過,宰徹其膳。猶以為未足也,故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湯有司直之人,武王立戒慎之鞀,過若豪釐,而既已備之也。」內容說到,古代帝王設有多位臣子官員可以多方面的進諫,但還是有帝王認為這樣的監督還不足,於是帝堯設置諫鼓,舜樹立謗木,湯設立監察官員,武王備用了警戒自己謹慎的搖鼓等,希望能透過百姓共同監察,找出細微的過失,可以進一步改過防備。
三、諫鼓謗木之演變及影響
堯舜時期的「諫鼓謗木」,經後代君王的效法,成為夏禹的「揭器求言」,在魏晉時期起更在朝堂門前設立了「登聞鼓」,而謗木演變成「華表」。
明代內閣首輔及大學士張居正,為了幫助年僅十歲的明神宗成為明君,建立正確的帝王之治,親自編纂了《帝鑑圖說》,其中紀錄了夏禹「揭器求言」,內容說道:「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以義者,擊鐘;告以事者,振鐸;語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鞀鞀。」說明大禹為了瞭解民情,廣納意見,訂下反應之方法:前來指教我治國之道的人,請擊鼓;前來告訴我處事方法的人,請撞鐘;前來向我反映情況的人,請振鐸;前來向我訴說憂慮的人,請敲磬;前來告狀訴訟的人,請搖鞀鞀。這樣聽取下情的方式與堯舜的「諫鼓謗木」十分相似,由此可推知,大禹的「揭器求言」乃是由「諫鼓謗木」衍伸而立的。
後世將「諫鼓」演變成「登聞鼓」,但鳴冤成分大於諫言。喜愛看古裝電視影片的觀眾對「登聞鼓」一定不陌生。登聞鼓,起初懸掛在路門,稱為「路鼓」;在魏晉時才設立在朝堂門外,想要呈冤的百姓可在衙門口擊鼓。在唐代,一旦鳴鼓,如果官員不受理則罪加一等。到了宋代,登聞鼓已深入百姓生活,即使丟了家畜也可以鳴鼓請求協助。根據《明史》,朱元璋立國時,便有「非大冤及機密重情不得擊」之規定,也影響到清代「必關軍國大事,大貪大惡,奇冤異慘」之事才可擊鼓的規定,否則重罪處置。在某些朝代甚至設立「肺石」,擊打此石板得以鳴冤,而「肺石」與「登聞鼓」的設立初衷,皆是為了給予民間得以向上申訴,不僅加強了上級司法機關對下級司法機關的檢查監督,更能為百姓帶來社會正義的希望。
在日本的祇園祭中,可以看到多種形式的鉾,其中雞鉾的由來便與帝堯諫鼓有關。相傳帝堯時期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太平祥和,無人擊鼓,久之雞群在「諫鼓」上築窩生子。於是日本人以諫鼓上方出現雞的形象,設計出雞鉾,為當地祈求太平昌盛,而諫鼓雞的造型在日本也成為多樣藝術品,蘊含祈福之意。
舜時的謗木而後演變成「華表」,在清明上河圖中以及天安門前皆出現「華表」石柱。《淮南子·主術訓注》說:「書其善否於華表木也。」故「華表」的前身就是「誹謗之木」。晉代崔豹之《古今注·問答釋義》內容說道誹謗之木是今之華木,設立在交通要道上,具有帝王納諫及指路之意。帝舜時設立「謗木」,以木牌立於交通要道,供人書寫諫言,到了東漢時期改以石為材料,但以往的作用已不再,僅成為裝飾宮殿、陵墓、橋樑的大柱。
四、結論
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人無完人,透過這三面鏡子,我們都能從中學習,透過鏡子這樣物品,可以幫助我們衣著得體;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比較學習,可以讓我們明白得失;透過歷史,更能讓我們成長更多。堯舜時代的「諫鼓謗木」,反映出堯舜悲天憫人的胸懷,以及謙虛學習的胸襟,是我們人人都值得尊敬學習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