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堯把帝位讓給舜時,將「允執厥中」四字傳授予舜作為修心之法;舜傳位給禹時,又加上十二個字成為十六個字,《虞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是中華文化經典中最早記載的「心法」,也是儒學之精髓所在。
《尚書》中不少篇章強調「執中」的智慧記載,例如《盤庚篇》的「各設中於乃心」、《呂刑》「罔非在中」、《詔誥》、《洛誥》的「時中」、《酒誥》的「作稽中德等」。《尚書·洪範》記載著周武王向殷代的遺臣箕子請教國事,箕子提出九條大法,蘊含著中道的思想「無偏無頗,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允執厥中」在論語中則是「允執其中」,二者之差只在「厥」與「其」兩字,這二字都是語助詞用以加重語氣。允是允當適切之意,執是保持把握之意,中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就是以誠信無假之心,適切允當地保持不偏不倚的中道,人民的意念是難以安撫的,道統的思慮是微妙幽深的,想要傳承道統,就是信守中庸之道。
「允執厥中」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一詞語出《論語·雍也》。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何謂中庸之道?《中庸章句集注》:「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朱熹對於中庸之道和允執厥中的十六字心法,提出個人獨到的見解。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 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序提出對「人心」和「道心」的看法,「人心」為「人欲之私」,「道心」是「天理之公」,人心「生於形氣之私」是以「危殆而不安」;道心「原於性命之正」,是以「微妙而難見」。一個人不會完全沒有私欲,「故雖上智不能無人心」;也不會完全泯滅天理,「故雖下愚不能無道心」。如果無法處理兩者之間的矛盾,「則危者愈危,微者愈微」,天理之公就會被人欲之私所埋沒,「精」和「一」就是明辨公私、秉持公正。
朱熹《次韻擇之見路旁亂草有感》:「世間無處不陽春,道路何曾困得人。若向此中生厭斁,不知何處可安身!」詩句中的若向此中生厭斁的「中」闡述《大禹謨》所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執中」思想、智慧,「允執厥中」成為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以來古代聖王的內聖外王安身立命之道。